翻页   夜间
我要极快书阁 > 娘子食鬼 > 第217章 建王的冒险
 
正在建王头疼不已的时候,从兴元府,终于传来了消息。
之前派去兴元府,去见李云真的人送来了他的一封亲笔信。
读完这封信,建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。
阿逸见他神色凝重,便问道:“殿下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吗?”
建王看他一眼,虽然早慧,可阿逸毕竟还是个孩子,有些事,说了他也不明白。
可这秦州城内,还真的找不到人一说了。
秦州守正在心急火燎的安排人看护染上了疫病的病患,还要组织健壮的兵勇隔离出看护所,每日看护所的物资药品供应得操心不说,还得绞尽脑汁的去其他州县抢医抢药,抢回来一并统筹安排妥当。
另外山南州往陇右来的一道道关卡上,每日的境况,染病的人是更多了,还是有所好转,事无巨细,他都一一过问,尽心尽力。
除了防疫,他还要兼顾流民们日常的管理事务,正在过年的时候,事情又多又杂,哪一项都轻忽不得,就算他手下有不少能吏,也忙不完这许多的事。从除夕后,他就没歇过,这两天嘴上都起了一圈燎泡,面容憔悴又疲惫。
建王请镇西军那边派了几千兵过来听他调遣支援,即便如此,事情还是千头万绪焦头烂额,秦州守只恨自己没生出四只眼睛八只手。
每次建王见到他,都觉得心有愧疚。
自己手里能用的人,还是太少了。
一个秦州守,恨不得分成八瓣来用。
他微微叹口气,李云真在信里说的事情,也不知道是真是假。
亦或,这根本就是一个圈套。
可疫病是真的,流民也是真的。
给李云真天大的胆子,他也不敢在自己的领地,故意搞出疫病来。
可他在这个时候,请自己过去兴元府,说是需要身份贵重者主持大法会,请高僧祛除疫病,广散灵药,诵经祈福,降伏邪祟。
从他信中的态度,已然是归顺的口吻,一副以自己马首是瞻的模样。
可李云真心中到底如何所思所想,也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建王站起身,走到舆图前,伸手在山南州上点了点。
“传话下去,让送信的人来见我。”
“殿下忘了吗?医师说了,从山南州回来的人,均得在居留所待满半个月,才能出来。”
阿逸一边给他倒茶,一边提醒他一句。
喔,还真忘了。
看来只能使人去问一问信使,如今山南州到底是个什么情形,自己得知道个大概,才好下决断。
建王想了想,道:“那请秦州守来吧。”
秦州守过了好一会儿才来。
他这几日加起来,也没睡上几个时辰,眼睛下面一层青黑,脸色蜡黄,完全没有一点新年的喜庆模样。
“殿下叫我?”
他进门先行了个礼,腰弯下去,半天直不起来。
内侍见状忙过去扶他,他捂着腰,苦笑着说:“下官失礼了。”
“刘卿这是累得很了,快坐。”
建王抬手,示意秦州守坐下,又让内侍上热茶。
“我这里有几个善推拿的人,给刘卿带回去,每晚睡前按一按,解解乏,也能睡得好些。”
“下官多谢殿下。”
秦州守有些受宠若惊。
以前他可没有这么好的待遇,看来是这半个月来的辛苦,都被建王看在眼里了。
“刘卿看一看这个。”
建王将一卷纸递了过来。
他双手接过,打开来快速读完。
“这……”
“刘卿怎么看?”
秦州守将信放在一旁,皱眉沉思,没有立时作答。
建王明白,他大概也想到了。
这是一个机会,却也十分危险。
对建王来说,是个大赌。
赌赢了,拿下山南东西两州,与山南关系紧密的黔州,有八九成的可能,也会一并倒向建王。
赌输了,建王大概就回不来了。
将来史书上也许会留下一句话,建王彰进山南州兴元府,染疫,卒。
都不会脏了李云真的手。
自然,建王也可以选择不去。
可如果是疫情是真,建王拒绝了山南州李云真的求助,置山南州几十万百姓的性命于不顾,必然会给伪帝跟权鲁山一个对他口伐笔诛的契机。
而李云真若是大难不死,等他缓过来,必会因此倒向另外两方中的某一方,于将来所图大事来说,可是大大的不妙。
若是不去救他,让李云真也染上疫病死了,三州群龙无首,落到谁的手里,可就不好说了。
不如这时候先进一步,把李云真捏到手里才好。
“下官愚见,此事虽险,却并非全无机会。”
秦州守思虑良久,终于开口道:“殿下去时,随身带上医药,且衣食器皿,皆不可取用山南州内,定要自带才好,另外,需得带上五千精锐随行,一有不对,就退回来。”
好在现在山南州与陇右交界处,已设下了重重关卡,若是建王遇险,只要能回来陇右境内,就能确保万无一失。
建王听他说完,点点头,脸上露出一个笑来。
“不只医药,还得带上药材药方,沿路布药,宣讲药方,最好是把他们那边的医者也都汇到一处,大家一起参详讨论,把我们这边行之有效的办法都推行出去才是,”他的手指往案几上敲了敲,“要防大疫,只靠封,是不行的,得治本。”
必须要让山南州的百姓们能够自救。
秦州守深以为然。
他起身对建王拱手道:“殿下有此胆识,是我大顺之幸。”
建王笑着摆摆手,道:“刘卿不必说这些,你与李云真回封信去,再下去安排准备,事不宜迟,尽早启程吧。”
“是。”
秦州守领命而去,建王也没忘了把几个善推拿的内侍送去他的府上。
阿逸有些担忧,因为建王对他说,此去山南州,不能带他同去。
他毕竟还太小了。
建王给他的理由并不能让他信服,但他心中明白,此去生死攸关,建王也是在搏命,关键时候,不能任性行事。
经过生死大变,高逸比一般的八岁孩子要成熟的多。
建王安排他这段时间回去安西关,跟着吴景学习军事,他觉得也很好。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