翻页   夜间
我要极快书阁 > 大唐:官居七品,开局获送万民伞 > 334.第334章 含笑斩马谡!
 
“不急,上攻伐谋其次伐交,最后才是用兵,想要将李隆基赶下台,又不引起关陇大族的反弹,必须内外兼顾才行。”

“本王听说太子李瑛最近的处境越发艰难,你找个时间把他带来,本王和他谈谈。”

其实关于大唐江山的问题,范信不是没想过取而代之自己当皇帝。

但这样一来大唐必然战火燃起,百姓生灵涂炭,最后渔翁得利的是那些虎视眈眈的异族。

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像曹操那样扶植一个傀儡为自己所用。

这样既不会违背自己对武则天的承诺,又不会引起关拢大族的强烈反弹,算得上两全其美之策。

六子沉思少许,感慨万分的一抱拳。

“王爷对太上皇的情谊,卑职敬佩万分,她能有您这样的臣子何其幸也。”

没有人比六子更了解范信,什么不忍生灵涂炭,怕引起关拢反弹都是扯淡。

幽州铁骑剑锋所指之处哪个敢吱半句声。

归根结柢还是王爷不愿意违背对武则天立下的誓言。

想起武则天的音容样貌,范信背着手来到窗前,眼神带着一惆怅。

“千里马长有而伯乐不常有,你只看到本官的情义,却没看到太上皇对本官的维护。”

“没有她本官怎么可能会有今天这一切?好了,去准备救人吧,高仙芝明日面圣之时就是他锒铛入狱之日,是时候收下这个悍将了。”

六子深深看了一眼范信,躬身一礼退了出去……

勤政殿。

“两位公公,麻烦您进去通禀一声就说末将从安西回来了,有事想要禀报。”

从望河亭回来,高仙芝总觉着有些不妥,特意去打听了一下近况,这才得知范信和朝廷已经在应天门前撕破脸了。

听到这个消息,高仙芝心中极为不安,虽说自己光明磊落无愧朝廷。

但和范信见面的消息要是传到朝廷耳朵里,岂不是坐实了自己是范党的事实?

故而赶在宫门落闸之前来到皇宫想要亲口跟皇帝解释一遍。

内侍摇了摇头,一脸惋惜道:“高将军您来的太晚了,陛下刚刚睡下,有什么事还是明个在朝上说吧。”

高仙芝脸色一急,往前迈了一步,一把抓住内侍的胳膊。

“公公,高某确实有要紧的事想要亲自向陛下汇报,您就通融通融吧。”

“哎呦,高将军,您捏疼杂家了!”内侍挣脱开束缚,不满的抱怨道。

“对不住公公,高某太着急了,您看通禀之事?”

“高将军,我说您听不懂人话怎地?杂家都说陛下睡了,您怎么还继续纠缠呐,赶紧走,不然爷们可就要叫侍卫了。”

眼见内侍不耐烦了,高仙芝叹了口气,转身离去,打算明天早朝亲口解释一番。

等他走后,魏大元从梁柱后面走出来笑眯眯道。

“怎么样姓高的走了?”

“回魏公公,小的们把他赶走了,呸,不懂礼数的东西,求人帮忙连点孝敬钱都舍不得花,活该被主子整治。”

两名内侍往地上吐了一口痰水不屑的咒骂道。

“好了,姓高的蹦哒不了几天了,没必要把精神头浪费在他身上,你们俩随我去伺候寿王殿下吧。”

瞥了一眼高仙芝的背影,魏大元冷笑一声得意的离去…

翌日,大明宫。

众臣陆续来到大殿,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声交谈着。

期间高仙芝想要上前拜会一下这些朝廷大臣。

可对方一看他是从地方来的将领,连招呼都懒得打,直接扭过头去,弄得高仙芝尴尬不已。

好在一名年轻的官员注意到了他,上前笑呵呵道。

“我看阁下的装束应该是从安西来的将官吧?在下大理寺少卿冯程程。”

“冯少卿说的不错,末将确实来自安西,只是不知这些人……”

高仙芝不明白自己初来乍到也没得罪他们,至于这么不待见自己吗?

冯程程微微一笑,表情显得有点无奈。

“高将军多心了,咱们朝廷历来有京官瞧不起地方官的传统,您是从安西来的,所以没人愿意搭理你,等熟悉一段时间就好了。”

“哦,原来是这样啊。”高仙芝松了一口气,心中暗自诽谤道。

“这些京官真是闲的,打仗不行,瞎他娘讲究。”

就在高仙芝打算问问陛下什么时候来时,大明宫大钟悠然敲响,文武百官快速走到自己的位置躬身下拜。

“臣等,参见陛下,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“诸爱卿平身吧。”

“谢陛下!”

众臣直起身后,张说走出队列说道。

“启奏陛下,太唐江山日渐稳固,朝廷若是继续留在洛阳难免有舍弃李唐之风嫌疑。”

“故此老臣以为朝廷可以将国都重新迁回长安,以继承历代先祖之遗愿。”

李隆基点点头,目光看向其他大臣,询问道。

“诸位爱卿关于迁都有何看法?”

“回陛下,张相所言在理,相比洛阳,长安才是我大唐绵延万世之根基,是时候该回去了。”李林甫跟着附和道。

“臣等附议!”众臣齐齐下拜。

见众臣一致同意把国都迁回长安,李隆基正要一锤定音,不料一道沉闷的声音响起。

“且慢,臣不同意此时将国都迁回长安。”

“高仙芝?”

看到反对之人是高仙芝,君臣齐齐一愣,李隆基皱起眉头。

“你为何不同意?”

在众人的注视中,高仙芝深吸一口气,大声道。

“回陛下,长安地处关拢,乃是战略要地,西域诸敌至今尚未肃清,若是贸然迁都必然陷入险境之中。”

“末将以为还是在等一段时间比较好。”

在高仙芝看来自己这番话完全是站在军事角度出发。

但在李隆基和文武大臣眼中,高仙芝这番话摆明了是畏惧敌人,心里根本没把重振大唐雄风当回事。

尤其是李隆基恨得更是牙根直痒,他是个爱面子的人,正打算靠迁都挽回颜面呢。

这厮就仗着有范信撑腰公然跟自己唱反调。

“哼,真当朕不敢杀你么?”李隆基心中暗恨道。

这时,一名御史走了出来,脸色气愤的拱拱手。

“陛下,臣弹劾高仙芝十二项大罪,三十六项小罪!”

看着御史义正言辞的弹劾自己,高仙芝惊住了。

他做梦都没想到朝廷会这样看待自己和安西军,一时间心中充满了委屈和怒火。

让他更加难以接受的是李隆基和文武百官。

弹劾期间没有一个人替自己说句公道话,所有人都在冷眼相待。

“高仙芝,你出身高丽,朕非但没有嫌弃你,反而对你委以重任,你就是这么报答朕的?”

“听听,吃空饷,倒卖军械,暗中私通吐蕃人,你都干了些什么!”

李隆基越说越怒,最后一拍龙椅起身居高临下道。

“你太让朕失望了,来人拟旨,免去高仙芝一切职务押进大理寺审问!”

“是!”

殿前武士走到高仙芝面前,伸出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。

“高将军请吧?”

回过神来,高仙芝深深看了一眼李隆基和在站的大臣,躬身一拜。

“末将谢旨隆恩!”说完起身向外走去,夕阳的余晖下他的影子被拉的老长。

望着高仙芝的背影,李隆基神色复杂的喃喃道。

“非卿不忠,非朕不明,要怪就怪你跟错了人吧……”

将目光从殿外收回来,李隆基背着手淡淡道。

“李林甫,高仙芝一案事关重大就交给你办了,记住宁可错杀三千也不能放过一个!”

“臣明白,稍后就前往大理寺亲自督办此案。”

说到这李林甫犹豫了一下:“陛下,大理寺卿昨天被范信杀了,眼下处于空缺,您看……”

李隆基皱了一下眉头,摸着下巴道。

“这倒是个急事,不知李相有何人选?”

“回陛下,侍御史杨国忠适合担任大理寺卿,此人身材魁梧,刚正不阿,在担任监察御史时更是铁面无情。”

“若是他能担任大理寺卿,必然使我大唐法治焕然一新!”

“杨国忠?”

李隆基一怔总感觉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。

见皇帝想不起来,高力士小声提醒道。

“陛下您忘了,前几天寿王李琩不是跟您说要娶一个叫杨玉环的女子吗?他是此女的堂兄。”

“哦,原来是琩儿的亲戚,怪不得耳熟。”

李隆基恍然大悟的一拍脑门,对着殿下道。

“好吧,就依李相所言,让杨国忠校检大理寺卿一职,散朝!”

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待众臣直起身三三两两往外走后,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官员来到李林甫面前施了一礼。

“下官杨国忠多谢李相栽培,日后必定孝犬马之劳,以报您的恩德。”

听到这番话,李林甫脸上的笑容更盛,亲自将杨国忠扶起来。

“杨寺卿不必多礼,本相和蜀地大商鲜于仲通是多年好友,有他的举荐自然会照扶于你。”

“走吧,咱们去大理寺监狱看看高仙芝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。”

“下官遵命!”

两人前往大理寺的途中,杨国忠眼珠一转询问道。

“李相,高仙芝有一些忠心的部下,若是他们知道了会不会闹事啊?”

李林甫冷笑一声,眼中闪过一抹凶光。

“放心吧天子脚下一个都跑不了,本相已经派人去捉拿了。”

说话的功夫两人来到大理寺,由于是皇帝亲自判决的要犯,所以高仙芝被关在了死牢里。

等两人见到他时,后者已经被折磨的伤痕累累,口吐鲜血。

“高将军,本相念在你是一条汉子的份上就不说什么了,只问你一句什么时候勾结的吐蕃人?”

听到动静高仙芝抬起头看了一眼李林甫,冷笑一声。

“我高仙芝行的正坐的直从未对不起朝廷过,怎么可能会私通吐蕃人一定是有奸臣陷害我!

李林甫眉头稍稍皱起,他以为高仙芝能当上安西兵马使多少有些头脑,没想到是个莽夫,连这点门道都看不明白。

这件事从上到下所有人都知道高仙芝是冤枉的,为什么没人站出来说话?

就是因为这厮站错了队伍,改换到了范信的门下,他不该死谁该死?

“算了李相,还是下官来跟他说吧。”

杨国忠整理一下领口,伸出手抬了抬高仙芝的下巴,狞笑道。

“高将军,本官在蜀地混门路时,见过不少你这样不怕死的人,跟你明说了吧。”

“你要是承认自己倒卖军械,贪吃空饷,私通吐蕃人,你必然会死,但你的部下可活。”

“如果你继续死扛着,那你的兄弟们可就要……”说着杨国忠露出一个阴笑声。

“呸,卑鄙小人,老子杀了你!”高仙芝愤怒的咆哮道。

杨国忠抹了一把脸上的口水,笑眯眯道。

“天底下想杀本官的人多了,也不差你一个,你就说认不认罪吧?”

高仙芝双眼暴瞪,恨不得亲手撕了这个卑鄙小人。

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在战场上出生入死,立下绝世功勋的自己,没有死在敌人手里,而是死在了朝廷手里。

心中又是愤怒又是不甘,可是一想到那些对大唐忠心耿耿的部下,高仙芝妥协了。

他死不足惜,但兄弟们绝不能再受迫害了。

一念至此,高鲜芝沙哑着嗓子说道。

“我可以认罪,但你必须保证放了我的兄弟和部下!”

“这么说你答应了?”杨国忠眼睛一亮,赶紧命人拿来一张事先备好的口供让高仙芝签字画押。

完整这些后,杨国忠一脸笑容的将供状交给李林甫。

“不愧是李相,您一出马姓高的什么都招了。”

看了一眼上面的内容,李林甫满意的点了点头。

“好,有了这份供状明日就可以行刑了,我们走吧!”

随着两人的离去,牢房里很快安静下来。

哒哒…

走廊里传来一阵脚步声。

牢门打开,一道身影出现在高仙芝面前。

“是你?”高仙芝显然认出了来人正是朝堂上有过一面的大理寺少卿冯程程。

“别来无恙高将军。”冯程程笑着说道。

“你也是来审问我的?”

示意两名属下退出去,冯程程左右看了一眼,走上前小声道。

“不瞒高将军,本官并非前来审问,而是来救你和你的兄弟出去的………”

(本章完)

章节错误,点此报送,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。